• 智能问答
  • 无障碍阅读
  • RSS订阅
  • 注册 登录

2019-01-04

来源: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0

【字体:

风俗篇---口彩风俗



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

在大悟,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正月初一的早晨,要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要说“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之类的吉利话。春节期间,熟人见面,要彼此祝愿。而餐桌上总少不了鱼,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新年里吃年糕,寓意“一年高似一年”。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元宵节和中秋节,吃汤圆和月饼是因为它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

平时,“8”和“6”及其组合数字,成了人们竞买的所谓“吉祥”数字。送给新娘的鲜花是祝新人“花好月圆”,初生的孩子洗澡时用几棵葱是为了他的“聪明伶俐”等等。

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分离()”。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带“4”的号码。钟与“终”同音,所以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这种语言禁忌与讨口彩一样,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不祥事物尽量回避。

  • 主办单位:中共大悟县委 大悟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悟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联系电话:0712-7238365 投稿邮箱:hbdawu_gov_cn@163.com
  • 网站备案编号:鄂ICP备08000660号-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2-7238365 举报邮箱:hbdawu_gov_cn@163.com
  • 鄂公网安备 42092202000011号;  网站标识码:4209820003   技术支持单位:孝感市门户网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