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27)
大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2022年12月31日大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大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县财政局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大悟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根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大悟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批准2023年县本级财政预算。
大会秘书处
2022年12月31日印发
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19)
关于大悟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30日在大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大悟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持续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深化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总体符合预期。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0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2%,考虑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因素,为调整预算的100%(下同)。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53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7%。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5425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1%。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51450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1%。
1、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包括: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88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9.6%,其中:增值税20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4.1%;企业所得税68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6%;个人所得税11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14%;其他工商各税128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9%;耕地占用税14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6.3%;契税302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5.3%;专项收入44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8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9.8%;罚没收入3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2%;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9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5.5%;捐赠收入9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1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
——转移性收入预计3464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3%,其中:返还性收入预计1183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预计3085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8%;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6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政府一般债务收入5116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9%,其中:一般债券收入271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债务转贷收入2404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9.1%。
——乡镇上解收入预计43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上年结余收入 21356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调入资金1133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2、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包括: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129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96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9.8%;国防支出33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69.5%;公共安全支出1515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5%;教育支出7604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4%;科学技术支出736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18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60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2%;卫生健康支出394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8%;节能环保支出99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73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3%;农林水事务支出5870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交通运输支出155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事务支出1997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0.1%;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66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6%;金融支出1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55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7%;住房保障支出722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4%;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7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36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5.7%;预备费支出2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其他支出29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5.3%;债务付息支出119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9.3%。
——补助下级支出预计完成465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7%,其中:返还性支出35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预计43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5.2%;
——上解支出预计2464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03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完成1167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2%。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预计完成11436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5.3%。
1、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包括:
——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3379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2.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89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5%;污水处理费收入8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专项债务对应收入26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9%。
——转移性收入预计58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政府债券收入5985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其中:转贷收入1355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一般债券收入463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上年结余收入 1726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2、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包括:
——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8676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7.1%,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08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8.9%;农林水事务支出2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交通运输支出8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其他支出(专项债券)383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债务付息支出580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1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93.3%;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28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2.1%。
——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25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调出资金预计5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2068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5%。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1568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66.4%。
1、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包括:
——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45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4%。
——转移性收入预计1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上年结余收入13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2、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包括:
——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93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54.1%。
——转移性支出633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
县级社保基金总收入预计完成27530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3.6%。县级社保基金总支出预计完成2085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
1、县级社保基金总收入包括:
——县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999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586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收入23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2500万元(省级统筹),为调整预算的93.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14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18500万元,为调整预算110.1%;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020万元,为调整预算109.7%;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50万元,为调整预算69.4%;基金利息收入99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06.3%;基金转移收入337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52.9%。
——社保基金补助收入1185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8%;其中:本级补助收入3303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5.5%;上级补助收入855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3.6%。
——上年结余收入6676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3%。
2、县级社保基金总支出包括:
——县本级社保基金支出预计完成206580万元,为调整预算101.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167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3.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支出50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72500万元(省级统筹),为调整预算的99.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43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18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7.1%;失业保险基金支出4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2%;工伤保险基金支出68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基金转移支出10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4%;其他支出1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0%;购买大病保险41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7.9%。
——上解支出193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7.2%。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本预算执行仅是预计情况,由于决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可能与年终决算数据存在偏差,真实执行情况最终以决算数据为准。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全县政府债务情况。截止2022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预计5407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56559万元,专项债务184203万元),占省下达限额562084万元的96.2%,比上年增加58895万元,同比增长12.2%。债务率为95%,政府法定债务率控制在绿色风险等级内,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2、全县政府债券情况。2022年,我县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11024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73420万元,再融资政府债券37604万元。
3、全县政府债券使用情况。截止2022年底,我县新增政府债券73420万元,主要用于:教育补短板项目6400万元;农业水利补短板项目15380万元;环境保护项目800万元;住房保障项目1117万元;民生基础设施项目27523万元;公共安全项目1000万元;文化体育项目1500万元;交通设施项目8000万元;公共卫生补短板11700万元。
4、全县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截止2022年底,我县政府债券还本付息70163万元,其中:偿还本金52982万元(再融资债券偿还37604万元、本级偿还15378万元),支付利息17181万元。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2年,按照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统筹财政资源,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持发展,较好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
(一)致力聚财有道,多措并举增财力。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决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突出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持续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全年预计减税降费4720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5133万元,其中县本级负担14575万元),减征缓征社保费1147万元,减免房租137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900万元,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安排技改资金4941万元、高质量发展资金18000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重点企业复产提效,助推县域经济恢复性增长,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财政收入增量。二是坚持把抓收增收摆在首位。以“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为轴心,强化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税收跟踪服务;紧盯增量、深挖存量,加强对地方小税种和资源(资产)类非税收入征缴;锚定全年收入目标,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协调联动,扭成征收合力,预计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195670万元。统筹谋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强化土地收益征管,推进国企赋能,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年预计实现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26000万元,预计实现国资综合收益47000万元。三是坚持把立项争资作为增加综合财力的有效路径。加强部门协同协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预计全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46411万元;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11024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73420万元,比上年增加46600万元(一般债券比上年增加10500万元;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36100万元)。
(二)致力理财有效,聚焦重点优结构。一是突出公共财政导向。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节用裕民,全力支持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 “六保”任务。二是突出“三保”优先。强化预算编制,严格按照已出台的民生支出政策和标准,编制“三保”支出预算,人员经费、机关运行经费和基本民生支出,做到“应保必保”;强化预算执行,“三保”支出优先安排,在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时,筹措资金580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年“三保”支出预计3397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三是突出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政策性支出。以“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统筹资金46170万元(本级配套13535万元),推进“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政府债券资金分配使用进度,安排政府债券资金64420万元,支持市民之家、“擦亮小城镇”、澴河综合治理、长江生态防护、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
(三)致力用财有度,牢守底线防风险。一是完善内控制度,防控财政管理风险。紧扣职能定位,坚持守正创新,优化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健全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督、核算、绩效全过程全周期封闭管理链条。二是完善财政资金管理,防控资金使用风险。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开展财经秩序7大领域专项检查和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回头看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完善政府债务预警机制,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强化隐性债务风险管控和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化解存量债务,确保政府债券资金使用高效、风险总体可控。
(四)致力管财有序,规范运行可持续。一是加强法治财政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抓好财政法律法规执行摆在突出位置,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对照县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财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二是加强数字财政建设。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全县163家预算单位办理财政业务和会计核算全部线上运行,财政资金实现从指标、计划、支付、绩效的全过程管理,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数字财政”初具规模。 三是加强效能财政建设。积极推进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强化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绩效评价主体功能,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向财政传导,我县减税降费幅度、资金调度难度、财政困难程度空前。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我们顶压前行、负重拼搏,加强形势研判,创新聚财、理财、用财、管财之道,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这些成绩,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加强指导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依然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一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困难。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较大。三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需进一步强化。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预算编制完整科学、预算执行规范高效、预算监督严格有力、管理手段先进完备,构建完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是做好2023年财政预算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聚焦“美好时代、美好大悟、美好生活”发展主题,紧扣“绿色赋能、全面振兴”发展思路,贯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开放活县、共享惠县”发展战略,统筹财政资源,为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现代化新大悟提供财力保障。
2023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贯彻上述指导思想,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强化统筹。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加大“节流”“挖潜”力度,集中财力保重点。二是优化结构。积极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轻重缓急,实现公共资源与政策目标有效匹配。三是勤俭节约。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四是提质增效。将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有效提升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综合考虑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影响收支的因素,预计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增长13.4%),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4%,考虑政府债券因素,可比增长2.2%(下同)。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545754万元,同比增长0.6%。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517896万元,同比增长0.7 %。
1、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包括: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7070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52058万元,同比增长14.1%;非税收入25012万元,同比增长7.9%。
——上级补助收入预计330000万元,同比下降4.7%,其中:其中:返还性收入11834万元,与同期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92166万元,同比下降5.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6000万元,与同期持平。
——下级上缴收入预计48500万元,同比增长11.5%。
——上年结余收入预计28072万元,同比增长31.4%。
——调入资金预计11000万元,同比下降2.9%。
——债券转贷收入预计51112万元,同比下降0.1%。
2、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包括: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389370万元,同比下降5.7%,剔除政府债券因素,可比增长0.9%(下同),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554万元,同比下降1.5%;国防支出1005万元,同比增长204.5%(防空费列入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14177万元,同比下降6.5%;教育支出72180万元,同比下降5.1%;科学技术支出7401万元,同比增长0.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715万元,同比下降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988万元,同比下降0.7%;卫生健康支出39108万元,同比下降0.8%;节能环保支出9212万元,同比下降7.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0167万元,同比下降42.7%;农林水事务支出52283万元,同比下降10.9%;交通运输支出15099万元,同比下降2.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事务支出17958万元,同比下降10.1%;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672万元,同比增长0.4%;金融支出120万元,与同期持平;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0万元,与同期持平;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284万元,同比下降4.1%;住房保障支出7863万元,同比增长8.8%;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733万元,同比增长0.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381万元,同比增长0.4%;预备费支出2000万元,与同期持平;其他支出300万元,同比增长3.4%;债务付息支出12000万元,同比增长0.8%;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50万元,同比增长240.9%。
——补助下级支出预计46577万元,与同期持平,其中:返还性支出3577万元,与同期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43000万元,与同期持平;
——上解上级支出预计29000万元,同比增长17.7%。
——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预计52949万元,同比增长74.3%。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47706万元,同比下降59.1%,考虑政府债券因素,可比下降16.1%(下同)。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预计47706万元,同比下降59.1%,考虑政府债券因素,可比下降0.2% (下同)。
1、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包括:
——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37300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5000万元,同比增17.1 %;污水处理费收入850万元,为同比增长6.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50万元,同比增长10%;专项债务对应收入900 万元,同比下降65.4%。
——转移性收入预计5800万元,与同期持平。
——政府债券收入2252万元,同比下降96.2%。
——上年结余收入2354万元,同比下降86.4%。。
2、县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包括:
——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23454万元,同比下降73%,具体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万元,同比增长1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0万元,同比增长1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264万元,同比下降54.1%;农林水事务支出250万元,同比增长25%;债务付息支出6000万元,同比增长3.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20万元,同比增长0.8%;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2300万元,同比下降17.9%。
——政府债券还本支出预计18252万元,同比下降19.2%。
——调出资金预计6000万元,同比增长20%。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预计17600万元,同比下降14.9%。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预计17600万元,同比下降14.9%。
1、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包括:
——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12500万元,同比下降38.9%。
——转移性收入预计100万元,与同期持平。
——上年结余收入预计5000万元。
2、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包括:
——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12600万元,同比增长34.7%。
——转移性支出预计5000万元,同比下降21%。
(五)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县级社保基金总收入预计275337万元,与同期基本持平。县级社保基金总支出预计218715万元,同比增长4.9%。
1、县级社保基金总收入包括:
——县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92610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5900万元,同比增长0.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收入24000万元,同比增长2.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2600万元(省级统筹),同比增长0.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16000万元,同比增长14.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18650万元,同比增长0.8%;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220万元,同比增长19.6%;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00万元,同比增长20%;基金利息收入1320万元,同比增长33.3%;转移收入2620万元,同比下降22.5%。
——社保基金补助收入预计135000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本级补助收入39000万元,同比增长18%;上级补助收入96000万元,同比增长12.3%。
——上年结余收入预计47727万元,同比下降28.5%。
2、县级社保基金总支出包括:
——县本级社保基金支出预计218645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17400万元,同比增长4.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支出55000万元,同比增长10%;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78000万元(省级统筹),同比增长7.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44000万元,同比增长2.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18000万元,与同期持平;失业保险基金支出480万元,同比增长20%;工伤保险基金支出715万元,同比增长5.1%;转移支出800万元,同比下降23.8%;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0万元,与同期持平;购买大病保险4100万元,与同期基本持平。
——上解支出预计70万元,同比下降96.4%。
四、完成2023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管控预期,科学精准编制预算。一是坚持预算法定原则。严格遵循《预算法》,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四本”预算一起谋划,开源节流聚财理财;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增强预算约束力,有保有压编制支出预算,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将绩效理念贯穿到财政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高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二是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瞄准收入征管短板,部门协同、综合治税。找准增收着力点,县乡联动、应收尽收;深推国企赋能提效,增加国企综合收益;把准国家投入取向,加大立项争资(特别是专项债券)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多途径缓解财政平衡压力。三是坚持做实做强市场主体。立足园区建设,引进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强本土优势企业,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创税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管控执行,聚焦重点保障需求。一是恪守“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和执行资产配置标准,把支出标准作为预算安排的基本依据,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在预算范畴内进行,防止财政资金在使用环节滞留。二是恪守底线,兜牢“三保”。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支持解决好教育、养老、医疗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民生大事急事难事上精准发力、补齐短板,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恪守统筹资源,集中财力。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保障重大政策性支出和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支出。
(三)管控风险,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是防范运行风险。科学研判财经形势,跟进完善抓收管支措施,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有序。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特别是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三保”预算管理工作机制,兜牢“三保”底线,防范“三保”风险。二是防范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政府债券资金使用高效、风险总体可控。三是防范管理风险。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信息公开,以及政府债务、收费基金、转移支付等信息公开。依法接受人大、审计监督,促进多种监督协同发力,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正视困难、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全面完成预算任务,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现代化新大悟提供财力保障!
1、大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财政预算的决议.doc
2、2022年度人大报告财政收支表(20221230会议版).xlsx
18、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表.xlsx